招投标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信息

济南市兜底保障民生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时间:2024-04-03 来源:招投标信息

  大家上午好,欢迎继续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为兜牢民生底线,我市民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保障举措。今天的发布会对有关情况做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越千,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郜银成,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岳长胜。下面,我们第一步邀请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越千介绍有关情况。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民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民政领域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工作情况。

  2023年,我们聚焦市委、市政府民政民生工作部署,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促稳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1项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高5%以上。入户评估3255名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生活状况,救助临时遇困人员2050人次。新建成区县养老服务中心4处,新建家庭养老床位2524张,完成适老化改造934户,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新增婚姻登记点3处,举办集体婚礼33场。改造公益性公墓37处。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41处,打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示范点25处,招录社区工作者2155人。出台社会组织助力强省会建设措施20条,推动慈善组织增至113家,发起“幸福家园”慈善项目942个,设立社区基金401支。可以说,桩桩件件都是民生实事,点点滴滴关乎群众福祉。

  今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落实民政事业高水平发展“1261”行动计划为总牵引,持续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基础,提升民政公共服务的品质,让民政工作更有温度,为“强新优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民政力量。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民政局将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帮他们排忧解难。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推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等延伸。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拨付社会救助保障资金,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机衔接机制,推进“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形成综合救助格局。加强服务类社会救助与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探访关爱服务、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项目的有效衔接,探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第三方照护机制,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完善低收入家庭经济情况核对系统和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加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用好“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及时将合乎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确保兜牢民生底线。

  二、提升特殊群体保障水平。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最终目的。市民政局将强化底线意识,聚焦特殊群体精准施策,持续提升关爱保障水平。聚力提高孤困儿童关爱服务水平,设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探索完善流动儿童监测摸排机制。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爱伴成长“小候鸟”关爱服务行动,引导志愿者、专业社工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开展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提升行动,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市级示范中心2处。聚力提升困难老人保障服务水平,实施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等项目,进一步建立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优化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和委托服务。聚力提升残疾人关爱水平,精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深化“精康融合”三年行动,力争在每个区县至少建立1处区县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

  三、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市民政局将坚持统筹抓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老龄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老龄法规和政策体系,协调落实老年人出行便利、门票减免等优待政策。制定养老服务设施中长期专项规划,出台推进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修订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保持在100%,提升农村幸福院覆盖率。完善长者助餐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提升老年助餐站点。加大居家养老支持力度,发展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800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2000张。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选树不少于60家带动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造“泉心安养”养老服务品牌。

  四、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市民政局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婚俗改革和服务延伸,在景区、商圈打造特色网红婚姻登记点,推广普及免费“集体婚礼”,探索“婚姻+社会组织”“婚姻+社工”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提升“泉城·爱帮”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影响力。实施市殡仪馆改造和市第二殡仪馆高新馆区优化提升工程,持续加大殡葬惠民服务供给。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开展海葬、树葬、花坛葬、格位葬等生态葬法,推进“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礼安泉城”丧事志愿服务队,引导城区群众文明治丧。规范地名命名更名,推广使用标准地名,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管理维护工作。试点打造一批地名文化主题社区(特色村),编制济南市乡村地名图、济南沿黄专题地图、济南市历史城区地图。

  五、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民政局将聚焦一起发展,充分的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推进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推动全市慈善组织数量增加5%以上。推动落实慈善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热情参加公益慈善事业。大力推广社区基金,扩大资金筹集规模,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聚焦构建“大慈善”格局,开展新修改《慈善法》培训、宣传活动,组织“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弘扬“泉心向善”慈善文化。推动成立市慈善联合会,探索建立行业组织体系,统筹慈善资源整合和共享。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重大战略,策划实施慈善项目。着力在基层打造培育慈善组织、孵化慈善项目、对接慈善资源、弘扬慈善文化的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慈善工作新局面。

  感谢李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今年市政府承诺办好20件民生实事项目,我们正真看到,其中有2件是由民政部门负责的,请粗略地介绍一下这两件民生实事情况?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连着百姓民心。2024年,市政府推出了20件民生实事项目,市民政局承担着其中的2件。下面,我粗略地介绍一下这2件民生实事情况。

  第一件实事是:规范提升老年助餐站点400处。其中,规范社区长者食堂不少于150处,规范老年助餐服务站不少于250处。

  近年来,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23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9.35万,占比24.15%。居家养老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吃饭难”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好老年人的“一餐热饭”问题,自2020年起,我市就开展了相关工作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把这项备受广大老年人关注的工作做实做好,今年市政府将规范提升400处老年助餐站点列入了民生实事项目。

  按照市政府部署,我们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结合近两年工作开展情况,扎实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明确任务分工。将400处老年助餐站点规范提升任务分配到各区县,确定规范提升的具体站点,全部实行清单式、项目化管理。二是明确工作标准。印发《关于建设和规范提升长者助餐站点的通知》,从面积规模、设施配置、功能分区、公开公示、食品安全和服务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具体实际的要求,明确了助餐站点规范提升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标准。三是明确工作时限。按照项目化推进要求,召开工作部署推进会议,确定了第一季度安排任务、半年中期评估、第三季度完成、10月底前考核验收等4个时间节点,确保实事项目按期限高质量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以上要求,持续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规范现有站点运营管理。全面落实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备案“三统一”,食品经营许可证、员工健康证、餐品价格及对老年人优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举报电话“六公示”要求,规范管理各类老年助餐站点,提高站点辨识度,提升规范化运营水平。二是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开发各类老年餐菜品,提供多种套餐组合和自选餐,满足多种类型老年人用餐需求。丰富老年助餐服务内容,组织并且开展站点助餐、委托带餐、上门送餐等便民服务。持续加大助餐站点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严守食品安全底线,让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三是推动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聚焦场地支持、水电优惠、财政补贴、奖励激励等多个角度,加大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力度,降低助餐站点经营成本,推动建成站点可持续发展。盘活各类可利用资源,借助现有餐饮连锁企业、配餐公司力量,推进助餐站点区域连锁化运营,探索更多元的助餐服务模式。

  在规范提升现有助餐站点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入摸排老年人服务需求,依据需求数量和急缓程度,合理调整助餐站点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助餐站点配置,织密老年助餐站点网络,切实解决好更多老年人的“一餐热饭”需求。

  为了更好的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们持续完善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联合财政部门印发了《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惠及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11.1万人、残疾人14万人、孤困儿童3085人。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45元提高到1114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814元提高到884元。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高新区五区实行城乡救助标准一体化。

  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方面,全自理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81元提高到296元,半护理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66元提高到491元,全护理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932 元提高到982元。

  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785元,较上年度提高6.6%;社会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228元,较上年度提高6.6%;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865元,较上年度提高8%。

  残疾人福利保障方面,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23元,较上年度提高6.7%;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68元,较上年度提高7%。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01元,较上年度提高6.3%。

  我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看到,我市要“全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新设社区基金200个以上”。请简要介绍一下社区基金的工作情况。

  社区基金是依托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设立运行的,用于支持特定村(社区)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专项基金。2022年,我局开始试点探索设立社区基金,并在全省率先制发《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发展的实施建议》;2023年全市逐步推开,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设立社区基金401个,募集资金386.13万元,实施项目280个,惠及群众11万余人。

  通过社区基金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慈善文化的传播和爱心力量的传递,为老百姓解决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比如,槐荫区实施了一系列“暖民心、惠民生”的社区基金品牌项目,欣园社区“辛心点灯”社区基金项目,募集资金1.89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帮助解决了城市拆迁棚改社区因基础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问题;前卫街社区“暖心微改造,旧居焕新颜”社区基金项目,筹集善款4.3万余元,为辖区10户困难家庭进行了居住环境“量身定做”微改造,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再比如,历下区创新性开展社区基金设立实施工作,历下创益园社区基金筹集资金12.58万元,用于支持区内社区基金的设立实施,激发了活力;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基金,筹集资金1.52万元,用于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各区县都立足实际,打造区县特色,通过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开展各类民生事项,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源头活水,形成了慈善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一是推动社区基金扩面。2024年,我们将新增社区基金不少于200个,挖掘总结成熟的社区基金项目进行宣传推广,表彰慈善领域先进典型,打造“泉心向善”慈善事业发展品牌,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鼓励动员更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积极支持社区基金。

  二是提高社区基金项目质效。我们将引导区县民政部门和街道(镇)深入开展需求调研,真正把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摸准摸实,按需规划设计社区基金项目,集群众之力解决群众之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同时,培育壮大慈善组织,加强业务指导,推动更多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推动慈善组织提效增质。

  三是规范社区基金管理运行。实施“阳光慈善”工程,规范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利用“慈善中国”平台全面公开社区基金资金和项目实施情况,通过村(居)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全面公开社区基金管委会成员、决策过程、资金募捐方案、善款收支情况等,让社区基金募集和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在这一段时间节点上,请市民政局介绍一下,为服务保障清明节祭扫,民政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清明节是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也是检验祭扫服务保障水平、抓好安全防火工作的关键节点。近期,市民政局为认真履行清明节祭扫各项职责,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强服务保障。督促殡葬服务机构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殡葬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将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祭扫有关信息,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蟠龙山公墓等服务机构设置摆渡车,各公墓普遍提供代为祭扫、远程告别、网络祭扫等服务。协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祭扫交通疏导预案,加强殡仪馆、公墓等祭扫群众密集区域的交通和治安管控。开展清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现场秩序维持、文明祭扫宣传,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二是强化综合监管。督促各殡仪馆严格落实服务操作标准,规范殡葬收费行为,加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杜绝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现象,提升服务质量。协调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殡葬服务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查处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协调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公墓、建售超标墓、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违规对外出售、非法买卖墓地等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守牢安全底线。组织全市殡葬领域消防演练和应急培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集中大排查,对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进行“三必查”,整改存在问题。督促各区县民政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制定清明节应急预案;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制定人员车辆疏导方案、祭扫服务接待方案,完善场所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安排接驳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场,加快疏散速度,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我们借今天的发布会,通过各位媒体朋友,就清明节祭扫向广大市民发出温馨提示:

  一是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尽量乘坐公交车或多人合乘车辆,减少车辆流量,防止造成交通拥堵。自行开车最好还是不要进入墓区附近,可以停放在稍远处,然后步行上下山,方便出入。特别是玉函山安息园作为我市建成最早、安葬数最多的公墓,每年祭扫人数最多,春天出游人群增加,玉函山公墓周边交通压力格外大,请广大市民合理的安排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

  二是尽量采取错峰祭扫方式。全市从3月25日起全面启动祭扫服务,服务日期延长至4月14日。建议祭扫群众尽量避开4月4日-4月6日祭扫高峰期。祭扫大体上分为三个时间段:高峰期间在早9点至下午3点,平缓期在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请广大市民掌握好时间段,尽量避开人流高峰。

  三是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大力提倡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市殡仪馆、市第二殡仪馆、玉函山公墓、蟠龙山公墓将组织并且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家庭追思”等活动;“云追思•济南公益祭扫网”将于3月27日零点正式开通,方便市民开展网络祭扫。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为了您自身及山林安全,请严格遵守国家《消防法》,不要在墓区内烧纸烧香,燃放鞭炮,需要烧纸烧香的群众请自觉到指定地点焚烧。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市将不断的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让泉城市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程度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