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的今天,跨国界生物保护区作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习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呼吁各国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挑战。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跨国界生物保护区的生动实践,书写着生态文明的重要篇章。向世界讲好这些故事,对凝聚各国共识、践行多边主义、共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向世界讲好中国跨国界生物保护区故事有助于激发各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促进经验、技术和资源等国际交流,携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促进经验技术交流互鉴。中国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加强就地与迁地保护、研发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探索跨境合作管理机制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对加强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备极其重大的参考与实践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推进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和成就,不但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的认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还能促进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共同提升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示国际合作新模式。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不同国家间的平等对话为基础,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目标,追求生态恢复、环境优美的共同价值取向,通过共同努力破除单一国家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契合国际法“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价值追求。中国与邻国以“联席管委会”“合作备忘录”等柔性方式将跨境区域的管理权赋予各方形成共同体,联合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为解决跨国生态环境问题探索新实践。这表明通过构建对话协商、互利共赢等合作机制,可有效应对生态挑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提供新思路。 凝聚全球生态保护共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各国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汲取经验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在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努力与成就,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对生态保护紧迫性的重视程度,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各国人民保护自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世界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球生态伦理与价值观的共鸣,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凝聚力量。 在全球生态版图上,中国跨国界生物保护区如同一道道绿色桥梁,联结了自然与文明,书写着合作与共赢新篇章。 构建生态走廊。生态走廊作为生物迁徙的生命线,可突破地理限制、保障物种基因交流、维系生态平衡。科学规划走廊路径,辅之以必要的生态修复,可恢复自然保护地的连通性、确保野生动物安全通行。目前,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合作,共建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陆域上,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不丹和阿富汗等国家联合,共同保护被誉为“雪山之王”的雪豹;海域上,着力打造候鸟的“服务区”和“加油站”。近年来,途经上海崇明岛的候鸟慢慢的变多,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达到12种,已成为全世界生态网络重要节点。 开展联合执法。边境地区的盗猎活动严重威胁着跨境生物安全。然而,由于这些区域通常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盗猎分子有着较广的逃逸空间,加之执法人员囿于国境线的约束,执法实效更是很难保证。对此,我国与邻国以充分加强信息交流和协调为合作基础,开展执法人员联合培训,交流珍稀动物辨别和行政执法措施,通过定期巡护、跨境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了边境盗猎活动。在面积达20万公顷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中老双方通过跨境联合执法有效保护了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深化科研合作。跨国界科研合作可为复杂生态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我国积极推动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共享监测数据、开展跨国界物种保护项目。在西南地区,建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与ECO保护合作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规划和管理以及社区生计改善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东北地区,中俄双方积极深化东北虎豹保护合作,两国专家常态化分享保护经验,定时进行联合调查,统一东北虎和东北豹数量的计数方法,共同开展野生动物种群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提供技术援助。我国历来重视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经常开展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栖息地食用植物种群动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培养和训练。同时,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装备、方法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也较为成熟,将这些技术设备提供给有需要的邻国。为帮助蒙古国保护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戈壁熊,我国与蒙古国签订戈壁熊保护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协议,提供无偿援助资金实施项目,有效改善了戈壁熊栖息地连通性,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戈壁熊数量得到恢复增长。 推动文化互鉴。生态保护区是文化交流的天然平台,有助于加深邻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老边境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也是多个民族聚居地。两国共同举办边民交流、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协调会、交流年会、联合宣传等活动,展示稻田养鱼、轮作耕作法等传统生态智慧。开展青少年生态夏令营,推广生态教育,增进两国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认识。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生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增强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还为生物保护区的社区共管奠定了人文基础。 向世界讲好中国跨国界生物保护区故事,要求我们创造性地融合文化、科技与情感共鸣,设计出既跨越语言障碍又触动人心的传播方案,让全球受众真正理解并赞赏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与成就。 构建沉浸式叙事体验。利用AR/ VR技术,创建虚拟现实的保护区游览体验,使观众置身于中缅、中俄等跨国界生物保护区内,亲眼见证珍稀物种的生存状态与生态保护成果。结合3D扫描与卫星数据,复原ECO变迁过程,让用户通过互动参与,直观感受保护工作的艰辛与成效。 打造故事共叙共享平台。研究生物多样性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立多语种、多媒体的在线平台,集纳我国与四周的国家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科研成果、社区参与案例等,形成“故事云”。鼓励合作伙伴、当地居民、志愿者上传自己的见证和感悟,通过众包故事的形式,构建多元化、共情性强的叙事网络,让受众在故事中找到情感共鸣。 可视化展示合作成果。开发包括物种数量变化、生态修复面积、社区经济改善指标等的跨国界生物保护区合作成果数据库,以动态数据图、效果对比图、经典人物故事等形式展现工作成果,注重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便于国际社会直观了解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积极影响,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注重交流与联动。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等国际场合组织主题边会,邀请政策制定者、环保专家、保护区管理者与国际媒体,深入交流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政策创新与成功案例。鼓励观众提问、发表评论和分享看法,通过圆桌对话、政策解读等形式,将故事与有关政策结合,展现中国方案的全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