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公告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信息 > 中标公告

基于水弹性城市的 “新生态设计理论”

时间:2024-06-20 来源:中标公告

  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是中国同发达国家先进雨水管理理念接轨的中国方案。实践证明,建设水弹性城市是统筹解决我国内涝问题和缺水的必然要求。笔者基于实践中对水弹性城市与景观的融合,划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认知阶段——水弹性城市设施景观化,融合阶段——海绵城市效果景观化,生态化雨水管理阶段——海绵城市与景观双融,海绵城市概念普及阶段——海绵城市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从2021年到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连续三年开展了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笔者也参与了不同城市的海绵城市项目规划设计。融合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笔者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的“新生态设计理论”,并将其划定为第三代设计理论。作者觉得的第一代设计理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在农业文明时代、基于人的尺度的、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设计方法。第二代设计理论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在工业文明时代、基于工业和城市发展需要的、解决聚集人群基本生活的、以工程科学为基础的、按照工程标准规范的、能够“改天换地”的设计方法。而第三代设计理论——新生态设计理论,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通过中国雨水管理方案实践探索而来,它与水弹性城市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新生态设计理论强调效果导向,以传统工程标准为底线而又颠覆传统工程标准,以人的体验效果为目标,以评价标准为准绳。强调动态平衡,在以安全为刚性约束的基础上,同时注意项目冗余与弹性发展,以正反验证为手段。强调生态与人的深层互动,生态是新时代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核心要素,人类活动可以沉浸在生态环境中,同时,沉浸在生态环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要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现“蓝绿灰”的融合协调。强调可持续性,注重现状的低影响开发,注重建设的低成本探索,注重作品的高质量呈现,注重运营的低消耗和自然调节。总之,笔者给“新生态设计理论”的初步定义是:一种以生态为核心,以原生态逻辑为基础,强调“蓝绿灰”和人动态平衡的新设计方法。

  新生态设计理论实践与海绵城市实践一脉相通,需要多专业高度融合,打破建筑景观结构水暖电的专业边界,整体进行规划设计。要实现工程行业目标高度统一,打破水利、水务、建设等行业边界,统一进行规划设计。这是由新生态设计理论强调效果导向的本质决定的。而海绵城市的效果导向,做了很好的先行实验。《室外排水设计标准》明确规定:“雨水系统应包括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等工程性措施和应急管理的非工程性措施。”《城乡排水工程建设项目规范》明确规定:“城镇雨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应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要求。”源头减排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主要是建筑专业、景观专业和排水专业的深度衔接。排水管渠和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主要是排水专业。排涝除险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需要排水专业、规划专业、景观专业和水利行业的联合设计。而应急管理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需要水利、水务、规划、智慧和气象的共同参与。综上所述,基于水弹性城市理念的新型城镇雨水系统建设,在以统筹解决降雨重现期下的内涝问题为效果导向的目标下,除了涉及水务行业和水利行业,还需要建筑景观专业,是一个多专业、多行业融合的工程。水弹性城市这种多专业多行业的融合设计实践,孕育了新生态设计理论的融合设计方法。

  笔者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新生态设计理论的融合设计办法来进行了探索。采用“+海绵城市”的思路,将某片区的主题定义为安全和发展,打破行业和专业束缚。该片区的第一个任务是水利工程的流域水安全问题:建生态河堤、拆生活拦水坝、清理河床,其次是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有排水工程的雨污水分流改造,也有水利工程的生态河堤生态河床建设等。同时,在城市设计中融入规划方法和景观理念,将结合河床急流槽建成亲水步道,结合边坡的雨水径流组织实现河岸的景观主题特色化,结合旅游城市定位建设低影响开发的连续的不湿鞋的慢行体系,串联温泉城、街角公园、亲水水库公园和郊野水库公园,以此来实现旅居人和本土居民有环境辨识度的更高品质生活体验。在该片区的实践中,笔者主要是将水安全与生态资源体验结合起来,将在地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就是坚持因地制宜,以场地和需求而不是以专业和行业为出发点,从而突破专业和行业的束缚,实现“+海绵”的整体效果。

  新生态设计理论方法实践,在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成功的制度经验。住房城乡建设部近几年在关于完整社区的创建、城市自体检评估机制以及出台的各类评价标准,都超越了欧美主导的工程以满足设计规范标准的局限,在我国建立了有特色的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效果导向机制。作者觉得,新生态设计理论是一种适用于新时代新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设计方法,具有普世价值,可作为一种中国方案进行总结发展。

  天津市景观协会副会长、水弹性城市专委会主任、水弹性城市测评中心主任,“中国建设智库”专家,第三代设计理论——新生态设计理论的提出者和践行者,“新生态设计”与“大熊治水”品牌创始人。广泛参与全国各地海绵城市建设,为多个海绵城市试点示范项目提供了技术指导。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日前,位于上海虹口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近年来,一些城市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借助新一代AI技术,搭建AI算法、AI监控、线上智慧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促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服务融合应用,助力社区治理向“智理”转变。

  手绘墙画打开了美化城市的新视角,不仅能为城市空间增添色彩和活力,给市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展现了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历史底蕴,是情感的传递、故事的讲述和文化的传承。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24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统计数据。多位受访专家这样认为,今年1~5月份,随着多项利好政策效应的释放,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积极变化在增多,市场有望逐渐筑底企稳。

  湖北探索危旧房改造新路径 拼抢高水平发展“杆位” 武汉21街坊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开工

  5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和工业三路交叉口,21街危旧房改造项目以内四栋建筑物已全部拆除,截至5月末,现场清渣场地整理工作已完成。预计2026年6月完工后,原本4栋砖木、砖混结构的筒子楼将以高层住宅的现代社区面貌示人。

  春日和煦五月行 名城古建匠心凝——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开展《适应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需要的传统建筑工匠建设培育和技能提升路径研究》课题调研

  湖北探索危旧房改造新路径 拼抢高水平发展“杆位” 武汉21街坊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