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近日履新的夏应显出席发布会,这是夏应显首次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的身份公开出席会议。
在会上,他就马上就要来临的《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相应举措、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等社会关注热点进行了回应。
夏应显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一直以来积极履行《公约》及《巴黎协定》下相关国际义务,提交履约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各项政策与行动。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公约及协定有关要求,持续推进国内履约工作。
公开简历显示,夏应显长期在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作,担任过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司国际处处长、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组织与公约处处长、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等职。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副代表,参加过多项重要国际环境公约文件的谈判工作。
据悉,夏应显曾因对环保工作作出贡献获得国际奖项。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官网介绍,《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29次缔约方大会于2017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来自141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700余名代表与会。消息提到,为庆祝《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周年,臭氧秘书处于2017年11月23日举行了纪念颁奖仪式,中国环境保护部被授予“保护臭氧层政策和实施领导奖”,以表彰中国政府为保护臭氧层、淘汰ODS作出的显著贡献。环境保护部国际司夏应显获得政治领导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加剧,怎么样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也成了在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议题。它不仅关乎地球ECO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与人们的切身生活息息相关。
据资料显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职能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工作的协同管理。
官网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组织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国家战略,牵头拟订并协调实施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重大目标、政策、规划、制度,指导部门、行业和地方开展相关实施工作。牵头承担国家履行《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相关工作,与有关部门共同牵头组织参加国际谈判和相关国际会议。组织推进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双多边、南南合作与交流,组织并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科研和宣传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有关工作。承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具体工作。